首页 综合体育  〉 残奥会有开幕式吗(那个刘德华都要“粉”的残奥冠军,终于成为荧幕上的“神奇小子”)

残奥会有开幕式吗(那个刘德华都要“粉”的残奥冠军,终于成为荧幕上的“神奇小子”)

2023-05-24 11:39 浏览: 159

用力哭,不如用力跑。

——《妈妈的神奇小子》


前天,一部名叫《妈妈的神奇小子》的电影在各大院线首映。


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位被命运判了死刑的残疾少年,如何成为奥运冠军的故事。


电影开头的一个片段,看哭了许多人。


“你走给我看,不然我们娘俩一起死!”


机器声轰鸣的车间里,女人把丧失了行动能力的孩子放在传送带上。


随着转动,孩子马上就要碰到碎布机锋利的齿轮。


那足以要了他的命。


可孩子还是纹丝不动,不是他不想,而是他不能。


生死时刻,女人终是不忍,关停了传送带,崩溃大哭。


而当她抬起头,却发现孩子扶着防护栏,颤颤巍巍地站了起来,对着她天真一笑。


懵懂的他不畏惧死亡,却不想看到母亲的泪水。


影片中太多催人泪下的情节,但最让我感动的,是这八个字——根据真实事件改编。


那个刘德华都要“粉”的残奥冠军,终于成为荧幕上的“神奇小子”


影片主人公的原型,就叫苏桦伟。


也许你对这个名字感到陌生,但提到另一个人,你绝对很熟悉。


那就是在刚刚结束的东京奥运会上,打破男子百米亚洲纪录的苏炳添。


残奥会开幕式时,我们的“苏神”发了这样一条微博:


“大家都叫我苏神,我心目中也有一个苏神,他叫苏桦伟。”


那个刘德华都要“粉”的残奥冠军,终于成为荧幕上的“神奇小子”



1981年,一对广州的夫妇在香港佛教医院生下他们的第一个孩子,取名苏桦伟。


半年后,因黄疸病,儿子送进医院,但不幸被查出患有肌肉痉挛症,之后他又患上了弱听,以致说话发音不清。


这意味着,他将很难正常行走,更不要说奔跑。


他这一生,想要做个藉藉无名的正常人,都很难。


但苏桦伟与母亲并没有就此认命。


即使家庭并不富裕,苏母还是拼尽全力帮苏桦伟学会站立与走路,这其中的艰辛,可想而知。


“所有人都当你不是普通人,你就做个不普通的人。”


13岁时,苏桦伟在一次校运会上,展现了出惊人的跑步天赋,随即被选入残奥会的特训队。


由于先天不足,苏桦伟总是要比别人付出更多努力。


起跑慢,他就努力让自己更快。


身体不协调,他就一遍又一遍训练。


而在训练之外,苏桦伟也常常遭受他人异样的眼光,甚至还要忍受那些不懂事孩子的羞辱与嘲笑。


身体与精神的双重压力,几乎要将他压垮。


可他始终未曾放弃。


如同余秀华所说:一个能升起月亮的身体,必然驮住了无数次日落。


那个刘德华都要“粉”的残奥冠军,终于成为荧幕上的“神奇小子”


1996年亚特兰大残奥会,年仅15岁的苏桦伟与队友一起拿下男子接力金牌。


这是他第一次参加残奥会,也是他“飞人”之路的开端。


之后的悉尼残奥会与雅典残奥会,他先后斩获4枚金牌、2枚银牌与2枚铜牌。


2008年北京残奥会,苏桦伟夺得男子200米金牌,并打破该项目世界纪录。


从此他的传奇,一直流传在体坛之中。


他向全世界证明:


当上帝赐给你荒野时,就意味着,他要你成为高飞的鹰。


那个刘德华都要“粉”的残奥冠军,终于成为荧幕上的“神奇小子”


看完这位苏神的故事,我不由得想起小学课本上读到的那首诗:


《竹石》

郑燮

咬定青山不放松,立根原在破岩中。

千磨万击还坚劲,任尔东西南北风。


苏桦伟不就正像长在破岩中的这棵竹,只要根扎得够深,立得够稳,无论雨雪风霜,都不能动其分毫。


咬定青山不放松,立根原在破岩中。


花草树木要想摄取充足的养分,必定要扎根于沃土之中。


可那翠竹的种子,偏偏落在了坚硬的破岩中,养分稀少,不易向下扎根。


尽管如此,我们也千万不要小瞧生命的力量。


它就那样紧紧咬住青山,一刻也不敢放松。


只因竹与人一样,都有向上的渴望。


而天生残缺的苏桦伟,同样没有得到沃土的眷顾。


既然无法决定出身,他就要掌握自己的命运。


他用奔跑,扎下了自己生命的“根”,日复一日,越来越深,越来越紧。


他咬定的“青山”,是一种不屈的信念。


正如他所说:“像我的命运一样,我就是要从后面追上来。”


千磨万击还坚劲,任尔东西南北风。


竹与花不同,它没有花期。


这也意味着,它要经历夏暑冬寒,疾风劲雨。


可是,不管风吹雨打,任凭霜寒雪冻,苍翠的青竹始终傲然挺立。


那些留在它身上的伤疤,最终成为坚硬的铠甲。


只因它有着最顽强的意志,最坚固的信仰。


如果苏桦伟是一个健全的正常人,他是否还会走上跑步这条道路?


是否能谱写后来的辉煌传奇?


我想这很难有个定论。


但能肯定的是,就是因为人生将他逼到了绝境,他才从绝境中生出殊死一搏的勇气,练就坚韧不拔的意志。


“杀不死我的,会使我更强大。”


不知道郑板桥先生在写下这首诗时,有没有想到,几百年后会有一个不屈的灵魂,与他遥相应和。


那个刘德华都要“粉”的残奥冠军,终于成为荧幕上的“神奇小子”


说到这首诗,总难免让人想起孟子那段话:

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,劳其筋骨,饿其体肤,空乏其身,行拂乱其所为,所以动心忍性,曾益其所不能。


当上天要将某个重大使命交托于你时,它必然会给你设下重重关卡阻碍。


它会磨练你的心境,劳累你的筋骨,使你忍饥挨饿,身处逆境,你会遇到许多常人不会经历的磨难。


只要你闯过这些考验,你的意志便会坚硬如铁,无论遇到再多险阻,都不会犹豫踟蹰,一往无前。


这时的你,便立于不败之地。


我不知道有没有人曾对苏桦伟说过这段话,但他的人生,便是对这段话最好的注解。


就是因为他的起点比别人低,所以他才会想要跑得更快。


就是因为他深知自己的不足,才会比别人付出百倍努力。


正因为没有翅膀,人们才会寻找飞翔的方法。

那个刘德华都要“粉”的残奥冠军,终于成为荧幕上的“神奇小子”


我们不必感谢苦难,但要始终感谢在苦难中咬牙坚持的自己,和那些曾经伸出援手的人。


对于苏桦伟来说,除了一直默默支持他的母亲,还有一个人值得感谢。



那就是刘德华。


悉尼残奥会之后,虽然苏桦伟取得了傲人成绩,但所有奖金加起来不足20万。


对于身患残疾的他来说,奖金是唯一的收入来源,而这些钱,甚至还没有供他训练花的钱多。


刘德华对于这个“神奇小子”早有耳闻,被他的精神深深触动,为了缓解他的经济压力,便安排他到自己的歌迷会担任文员。


自那之后,两人之间的情谊越来越深。


2008年北京残奥会上,苏桦伟忍着伤病,再次夺冠,刘德华亲自上前祝贺,两人拥抱在一起,让无数观众为之沸腾。


那个刘德华都要“粉”的残奥冠军,终于成为荧幕上的“神奇小子”


这时的刘德华,已经不是众人认知中那个遥不可及的巨星。


他是苏桦伟的经理人,更是他的“粉丝”。


如今的苏桦伟早已功成身退,淡出人们的视线。


但依旧还有无数个“苏桦伟”正在默默拼搏,只为了推翻既定的宿命。


作为芸芸众生中渺小的一粒沙,我们的人生中也会遇到许多难题。


小到鸡毛蒜皮,大到生老病死。


如果你正感到无助与彷徨,如果你想要放弃。


那么我希望这篇文章能带给你一点勇气,直面生活中的苦难。


正如泰戈尔所说:


你应该不顾一切纵身跳进那陌生的、不可知的命运,

然后,以大无畏的英勇把它完全征服,

不管有多少困难在向你挑衅。

the end
title icon 最近综合体育